以牙還牙,以眼還眼。這是你想要的民主社會嗎?
這幾天網路熱議的「塔綠班」事件,再次讓我想起之前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的專題文章「仇恨政治的崛起與救贖」,內容是闡述德國另類選擇黨(AfD)如何操縱人民的情緒,成為該國第三大政黨。
和傳統政黨相比,他們真的不太一樣:
👉沒有人才,沒有智庫,早期連文宣都拼錯字
👉政見是一句簡單口號,目的不在解決問題,而是連結選民心中不滿
👉只講選民有感覺的議題,例如移民;不說看不見的訴求,例如反歐元
👉從不直接回應對手質疑,黨魁強調:「不能掉入守勢,不然就輸了」
一反傳統操作,他們透過行銷手法,在臉書、YouTube 操弄情緒,進而圈粉、吸票、勝選,儘管被批為排外,對支持者來說,AfD 是陪伴他們、懂他們的政黨。
回到「塔綠班」的事件上,確實把敵人妖魔化是最容易凝聚同溫層的團結意識,凡舉「韓粉」、「綠共」、「屎袋力量」、「1450」、「689」都是透過貶低不同意見的人,來強化自己的正確性和正當性。
這樣的情況顯然不只發生在台灣,而是所有深受網路世界影響國家,尤其是社群媒體本身在設計上就容易造成極端化的言論,因為你只看得到你想看的。
面對「極端言論」、「側翼網軍」,不是比他們更秀下限,或是比誰更爛,這樣完全無助於民主社會的進步。
最好的因應方式是,走進真實的群體,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跟操縱仇恨的人不同。或許短期內看不到明顯的成效,但長久下來確實會獲得更多人的尊敬和支持。
#仇恨政治 #極端言論
#塔綠班
延伸閱讀:
【專題─仇恨政治的崛起與救贖】http://bit.ly/2WOe0jB
【德國解方篇:用音樂祭、交友軟體裡的對話練習,融化政治對立】http://bit.ly/32jduen
【台灣解方篇:上街聊天比發廢文有效!這群人「翻牆」拆溝通地雷】http://bit.ly/2PUCplV
【政客這樣造牆、洗腦:仇恨政治崛起5步驟,你眼熟嗎?】http://bit.ly/2JV11XS